中医传承考核标准
报考条件: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 3 年。
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术经验、技术专长继承情况。考核方式:分为综合笔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一般共
2 站,满分 100 分,达到 60 分为合格。例如辽宁省规定站为中医基本操作,占 40 分,时间 10 分钟;第二站为中医临床答辩,占
60 分,时间 20 分钟。综合笔试:满分 300 分,达到 180 分为合格。考试时间共 300 分钟,其中中医基础知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中医临床专业知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合格标准:两项考核均达到合格标准,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颁发《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报考条件: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 5 年以上,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掌握的独特诊疗技术和临床基本操作。考核方式: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办法由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合格标准:考核合格者由负责组织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发给《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并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咨询详情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综合笔试的具体考试内容包括哪些?
中医基础理论:涵盖阴阳五行学说,如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脏腑学说,包括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经络学说,如经络系统、十二经络等;还有精气血津液神的生成、运行及生理功能等。
中医诊断学:包括望诊,如观察患者精神面貌、肤色、舌象等;闻诊,如嗅闻体味、口臭等;问诊,如询问主诉、病史等;切诊,如脉象、按压疼痛部位等;以及根据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等,确定证候。
中药学:涉及中药的基本作用,如补益、泻下等;中药的分类;药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的配伍关系;还有中药的煎煮方法、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等。
方剂学:考查方剂的组成原则,如君、臣、佐、使;方剂的分类;方剂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方剂的加减变化;以及常用方剂的来源、功效、主治、用法等。
临床各科知识:包含内科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等;外科病症,如疮疡、痔漏等;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儿科病症,如感冒、泄泻等;还有五官科病症,如眼病、耳病等相关知识。
中医伦理:部分地区会考查医德医风,如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等;医疗保密,即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以及医患沟通,如有效沟通、尊重患者意愿等内容。
中医师承避坑指南:拜师公证/跟诊学习/临床跃迁全流程解析
中医师承学习方法之如何整理跟师笔记?
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跟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能带你领略中医的精髓。然而,许多学生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笔记杂乱、复习时找不到重点的问题,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在“无效学习”。
咨询详情
遵循中医师承学习跟师笔记“三大原则,让你不为笔记发愁!笔记要清晰,跟师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学习的“地图”。每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都要清晰标注。老师讲到某个方剂的配伍特点时,可以用彩色笔标注“重点”,或用小箭头指向关键部分。这样复习时,一眼就能抓住重点,避免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迷失方向。笔记要有逻辑,中医知识体系庞大,跟师笔记要像搭积木一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你可以按照“理论—实践—案例”的顺序来整理笔记。老师讲解完一个中医理论后,紧接着会讲这个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后还会举一个实际案例。你可以将这三部分分别用不同的标题标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笔记要实用,笔记的**终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应用,因此要注重实用性。例如,老师提到的某个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思路,或者某个方剂的加减变化,都是临床中可能会用到的知识。将这些内容用“干货”标注出来,复习时直接看这些“干货”,效率会大大提高。
咨询详情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