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考生的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能力。而《申论》则侧重于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课程简介
介绍一下公务员替补的流程
出现空缺: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原因出现岗位空缺。比如,面试前有考生资格复审不合格或自动放弃面试资格;面试后公示前,有考生因体检、体能测评或政审等原因不符合录用条件;公示后,已录用考生放弃录用或出现其他不符合录用规定的情况等
启动递补程序:用人单位或招考机构确定有职位需要递补时,会按照规定启动递补程序。一般会根据该职位考生的成绩排名等情况,确定递补的范围和顺序。例如,通常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如果是综合成绩排名,则依据综合成绩排序
确定递补人选:从符合条件的考生中选择递补人选。如在面试递补中,若有考生放弃面试资格,那么排名紧随其后的考生将成为递补人选。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如考生必须已经进入该岗位的面试环节,且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同时符合岗位的其他资格条件等
通知递补人选:用人单位或招考机构会通过电话、邮件、书面通知或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等形式通知递补人选。通知内容通常会明确替补资格、所需提交的材料以及后续的相关安排等,考生需要保持通讯畅通,并及时关注官方信息
提交材料与资格复审:递补人选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报名登记表、同意报考证明等,招考机构会对这些材料进行资格复审,以确保递补人选符合报考岗位的条件。复审通过后,考生才能继续后续的环节
体检和考察(政审):如果是面试后的递补,递补人选需参加体检和考察(政审)环节。体检项目和标准一般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等相关规定执行,考察则主要审查考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遵纪守法等情况。若在这两个环节中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可能会继续按照规定依次递补其他考生
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申论答题技巧
(一)归纳概括题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和范围。阅读材料时,用不同符号标记关键信息,如原因、问题、对策、影响等。概括时,语言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尽量使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避免过度主观臆断 。
(二)综合分析题
按照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的逻辑思路作答。首先,明确题目所分析对象的本质和核心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影响等相关内容;**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分析过程中,要结合材料,做到有理有据 。
(三)提出对策题
从材料中找出问题和原因,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策要具体、可操作,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可以借鉴材料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也可以结合自身知识和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四)应用文写作题
熟悉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如通知、报告、请示、倡议书等。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写作主题和目的,结合材料内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语言表达要符合文体特点 。
(五)大作文写作
立意要准确、深刻,紧扣题目和材料主题。文章结构要清晰,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展开论述,结尾总结升华。论述过程中,要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同时,注意语言表达流畅、规范,避免错别字和语病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