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收藏
聚培教育网合作机构 > 广元优路教育
广元优路教育
400-998-6158
广元优路教育专注于建工、消安、医卫、教师、财经领域辅导培训,创立“直播+录播+面授”的融合教学模式
广元优路教育

广元中医师承培训班

广元中医师承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内容
  • 授课学校:广元优路教育
  • 已关注:34
  • 教学点:1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400-998-6158
  • 在线咨询预约试听
2025-06-11
  • 课程详细

  • 机构定位
  • 在线报名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简便易行的特点,深受患者欢迎。学习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穴位的位置、主治作用,再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针刺手法、拔罐、艾灸等技能。参加针灸实操班,跟随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是快速提升针灸技能的有效途径。

课程简介



理论学习之余,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见习,观察并参与中医诊疗过程,逐步积累临床经验。同时,也可以尝试为家人、朋友进行简单的健康咨询和调理建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

咨询详情


中医入门之路虽长且难,但只要持之以恒,用心去学,定能领略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记住,中医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愿每一位中医爱好者都能在探索岐黄之术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智慧。

咨询详情

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之间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在中医中,阴阳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如人体的健康状态被看作是阴阳平衡的结果,而疾病则是阴阳失衡的表现。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中医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五行学说则是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来阐释世间万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在中医中,五行被用来描述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相互关系。每个脏腑都有其所属的五行属性,通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中医可以推断出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病理变化。
3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脏腑学说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它们共同协调,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经络学说则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条条通道,称为经络,它们负责气血的运行和信息的传递。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它们遍布全身,与脏腑、组织、器官等相互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4
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关于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作用。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气血津液在人体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当它们的功能或数量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5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理论。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包括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常等。

中医针灸概况

理论基础:根植于中医整体观

经络学说:人体存在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上分布着穴位。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气血瘀滞或不足导致的病症(如经络阻滞引起的疼痛)。
脏腑理论:穴位与脏腑通过经络相连,刺激穴位可调节对应脏腑功能。例如,针刺 “足三里”(胃经穴位)可调理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阴阳五行:中医认为疾病源于阴阳失衡、五行失调,针灸通过补泻手法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如阴虚火旺者可针刺滋阴穴位,阳虚者可艾灸温阳。

咨询课程

现代应用与科学研究

临床认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针灸对多种疾病的疗效,如术后恶心呕吐、偏头痛、原发性痛经等。
作用机制研究:现代医学发现,针灸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起效:
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缓解疼痛;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心率、血压、消化功能;
激活免疫系统,增强白细胞活性、调节炎症因子。
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放化疗后恶心、术后肠麻痹等领域,针灸常作为辅助手段改善症状。

咨询课程

针刺与艾灸的区别

1. 针刺疗法


操作方式:使用特制的金属针(如毫针、梅花针等),刺入人体特定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产生 “得气” 感(酸、麻、胀、重),激发经气运行。
常用穴位:人体有 300 余个常用穴位,如治疗头痛的 “百会穴”、缓解疲劳的 “太阳穴”、调节免疫的 “大椎穴” 等。
适应症:疼痛性疾病(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失眠)、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辅助治疗)等。

咨询详情
2. 艾灸疗法


操作方式:以艾叶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温热刺激发挥作用。
主要功效: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扶阳固本,适用于虚寒性病症(如胃寒腹痛、宫寒痛经)、免疫力低下等。
常见形式:直接灸(艾炷直接接触皮肤)、间接灸(隔姜、隔盐等)、艾条悬灸等。

咨询详情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广元优路教育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机构地图
在线报名
  • * 姓名:
  • 性别:
  • * 手机号码:
  • QQ:
  • 微信:
  • 其它说明:
  • * 验证码:  

更多>相关课程

顶部